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9-04-16 14:42:29
國際學校中的IB課程相信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簡稱IB)課程被稱為“成熟的國際化素質教育”。迄今為止,全球近百個國家的千余所大學與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簡稱IBO)有穩定的契約關系,承認IB文憑。
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IB課程的基本體系。
IB課程主要包括小學(Primary Years Programme,簡稱PYP)項目,對3至12歲的學生開放,其培養目標是“獨立判斷的思想者,終身不渝的學習者,世界事務的參與者”;中學(Middle Years Programme,簡稱MYP)項目,針對11至26歲的學生開放,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高中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IBDP),針對16至19歲的高中生,學制兩年,相當于中國的高二高三,完成DP課程即可進入大學學習。IBDP課程是IB課程體系中最早開設的一類文憑課程,另外,2014年,IBO新增了一個職業課程(Career-related Programme),主要針對16至19歲想要進行職業學習的學生。
IB課程致力于將學習者培養為積極探究的人、有知識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善于交流的人、有原則的人、頭腦清明的人、有愛心的人、勇于冒險的人、身心平衡的人、善于反思的人,這十大目標既體現了全人教育的理念,也是對IB學習者素養的核心要求。要培養能體現這十大理念目標的學習者,在中學后教育階段,學術能力以及非認知因素(如學習策略、學術態度和行為等)相比知識內容而言,對學習者未來的人生有著更為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IBDP課程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者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研究能力,從而發展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自我意識以及情感表達能力。
由于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內容結構,IB課程已經日益超越“國際學校”的范圍,被世界各地一些富有創新精神和包容精神的公立中學所采納。其中,美國作為世界上擁有IB學校最多的國家,超過一半的IB學校都是公立學校。
IBDP課程之所以在世界一流大學中有較高的認可度,很大原因在于IB課程體系從PYP項目到IBDP項目都在持續關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課程結構看,IBDP項目包含三大核心課程,分別是知識理論、拓展論文、創新行動和服務;六大學科群分別是語言和文學學習、語言習得、個人與社會、科學、數學與藝術。
知識理論課程(Theory of Knowledge,簡稱TOK)以探究的精神在傳統學科之間、在學生的已有經驗與學習之間建立起聯系。該課程著眼于“我們是如何知道的?”“什么可以作為證據?”“在現實世界中,某理論意味著什么?”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能傾聽并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形成批判性思維。
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簡稱EE)要求學生就當代全球性重大議題如全球食品危機、氣候變化等展開跨學科深入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選的議題與當地的背景相結合,通過自己的議題來決定選擇IB 課程中的具體學科,從而確定研究的理論依據,以此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包括對全球議題的敏感性、理解力以及著眼于全球的自我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創新、行動和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Service,簡稱CAS)基于學生的個體興趣和經驗,開展繪畫、舞蹈、戲劇、寫作等創造性活動;基于個體的生活經驗與倫理道德為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志愿者服務;根據社會特點開展適合的體育運動及團隊活動,以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
這三大核心課程中,知識理論課程強調學習者的探究能力以及對問題的可遷移能力,拓展論文關注學習者通過研究進行學習的能力,CAS強調學習者通過計劃和執行項目進行學習的經驗,這些經驗和能力對學習者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六大學科群中語言和文學包括三門子課程,分別是文學、語言和文學、文學和表演,其中文學課培養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和評論能力等;語言和文學課主要培養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以及通過論文寫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文學和表演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
語言習得課包括現代語言和古典語言,其中現代語言分為初級語言和語言B兩種語言習得課程,初級語言主要針對沒有語言經驗的學習者,課程共設三個主題:個人與社會、休閑與工作、城市與農村環境;語言B包括交流與媒體、全球性議題和社會關系三個主題,這兩類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交流和互動能力,整合及創新能力。古典語言為IB學生提供了探索古希臘和古羅馬語言、文學及文化的機會,發現古典文化所蘊含的美。
個人與社會包括企業管理、經濟學、地理、全球政治、歷史、全球社會里的信息技術、哲學、心理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世界宗教,主要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適應變化能力,進行戰略性思考、長期規劃、分析和評價的能力,跨文化意識和全球視野。
科學包括生物、計算機科學、化學、設計工程、物理、體育鍛煉和健康科學六門可選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設計能力、跨學科研究能力。
數學包括數學研究基礎、數學基礎、數學進階、高等數學進階四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藝術包括舞蹈、音樂、電影、戲劇、視覺藝術以及IB學校自主開設的其他科目,主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對藝術作品的清晰理解、批判性思考和反思性分析、有效介入作品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創造能力。
從IBDP課程的三大核心課程及六大學科群看,IBDP課程既關注傳統學術科目,又強調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把握,注重學生的社會情感與身體健康,使學生在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的同時,能夠拓展自己的教育經歷以及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國際文憑組織(IBO)會對IBDP課程的目標實現情況進行評估,其中包括對IB學習者的基本技能如獲取知識、理解關鍵概念、應用標準化方法的能力和高階技能如對信息的分析和匯報、評估以及論證、創造性解決問題等能力進行評估,這種評估既包括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的內部評估,又包含以論文和考試為主要形式的外部評估。所有IBDP學生必須在規定的六個學科組中每組選一門課程進行學習,每一門項目課程學生的分數從1~7分不等,其中三個高等級,三個初等級,每門科目的最高分數為7分,再加上拓展論文(EE)和知識理論(TOK)的3分(創新、服務與活動以活動小時數計算),IBDP滿分為45分。通常世界一流大學對學生的IBDP成績要求在40分以上。
2017年,中國有79所IB學校的3701名學生參加IB文憑考試,其中8人獲得滿分,中國學生的平均成績為34.8分,超過了全球平均29.95的成績。由于IBDP課程顯著的學術取向,IBDP更適合全面發展、學習能力強、具有語言優勢以及持續學術興趣的學習者,中國學生大多具有勤奮、刻苦、認真的學習品質,更可能在IB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想要了解更多國際學校相關招生資訊,可以撥打電話進行咨詢!
報名咨詢熱線: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钡鹊谝蝗朔Q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