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9-05-16 16:38:24
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國范圍內迎來了62所新增國際學校,同比增長6.3%,但同期也有20多所學校被關停或兼并,目前國際學校的數量達到1028所,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在這8年間,上海的國際學校有110多所。
最初,部分家長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是無法考上四大八校,或者說好的高中,因此才選擇國際學校。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優秀孩子從一開始就接受國際教育,因為國際化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它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所以在選擇國際教育的原因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上海國際學校
擇校第一步:國際教育究竟意味著什么
有一點需要我們家長注意的是,我們都知道申請海外大學和國內高考是有本質上區別的,國內的高考以分數論英雄,海外大學的申請不是這樣。那同樣的,在申請國際高中也是如此,經常有家長和我說,為什么別的孩子成績沒我家孩子好,卻能被某國際學校錄取呢?因為這個思維還定格在成績上。
所以當你選擇國際學校,接受國際教育時,首先思維上有做改變。
我們為什么選擇國際高中,無論是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讀書,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所以哪些品質是孩子在未來社會中需要具備的,這才是家長應該考慮的問題。國內的教育有其優勢,也有弊端,過于注重團體建設,而忽略了個人品質的發展,而國際教育則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創造和實踐中擁有批判性思維、冒險精神、溝通能力……這些是國際學校能夠帶著孩子一起成長的地方,而不僅僅是學業。
對于中國家庭來說,“國際化”是一種知己知彼。知己,所以要決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價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文字、講得通的邏輯詞匯,去呈現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典章禮樂。它不是把我變得跟別人一樣,而是用別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訴別人我的不一樣。
所以“國際化”是要找到那個“別人能理解的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
國際教育
擇校第二步:選擇國際課程
目前最主流的國際課程是這四種:IB、美高(AP)、A-level、BC。這四大國際課程有不同的特色和學生要求,并且在留學方向,難易程度等方面各有差異,接下來詳細了解下。
AP(美高)其實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考試成績可以作為申請大學的一個重要籌碼。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的近3600所大學承認AP學分為其入學參考標準和該項考試為考生增添的大學學分。因為基本上都是大學的課程,所以AP的單科整體知識難度在四大國際課程中是最高的。(詳情可查看“AP課程”)
A-Level課程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幾乎是所有以英語授課的大學招收新生入學的標準,A-Level的學制為兩年。相對而言總體難度低一些,因為只需要學習三到四科自己感興趣和就讀大學對口的課程,同時也不強制要求參加很多課外活動等,但單科難度并不低。A-Level課程適合學習成績中等以上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詳情可查看“A-Level課程”)
IB課程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被全球教育界認可為具有較高學業水準的教育項目,是世界120多個國家一千多所大學認可的國際文憑。選擇IB的學生不僅需要完成各類專業課的學習,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撰寫論文以及參加社會活動,因此整體很難,但是由于知識系統性非常強,就單科而言,IBDP是最簡單的。(詳情可查看“IB課程”)
BC課程是加拿大BC省高中三年制課程。可根據學生意愿和自身情況,幫助學生選擇加拿大或其他英語國家高校,并負責向這些學校進行推薦,提供學籍證明、成績單、推薦信、畢業證明等材料,協助學生獲得入學通知。與前面三種課程相比,BC課程難易適中,課程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注重學習過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詳情可查看“BC課程”)
在擇校上,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再去看課程,最后選學校:
如果你現在有明確的目標,想未來以美國為主流方向申請,那么首先考慮AP和IB課程;
如果你的想法是以英聯邦為主,首選A-level課程的學校,因為A-level課程本來就是英聯邦學校的課程體系;
如果你現在沒有明確目標國家,孩子本身比較優秀,想去一些更好的學校,可以試試IB課程以及A-level課程,因為IB課程和A-level課程適應性最廣,尤其是IB課程。
還有一點要注意,比如七寶德懷特,它是IB類學校,但也在招A-level;領科是A-level學校,也開設了IB課程,所以到底是看課程還是學校的?我的建議是,看一個學校主要的課程體系。
擇校第三步:選擇國際學校
上海那么多國際學校,怎么選?第一,也是最關鍵的,這是決定一個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生源。為什么當年很多人選擇民辦初中,就是因為民辦初中生源好,所以生源非常重要,生源衡量學校好壞的核心標準,其決定了學習氛圍和孩子最終的學習成果,生源質量也與考試難度成正比。
那如何去了解生源?學校的歷年畢業錄取情況就是硬指標,在我們看升學情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幾點。第一,看大數據,也就是說要看絕大部分學生的錄取情況,而不是某幾個喜報。說實話,其實我們大部分孩子進入學校后,都是處于中間水平,未必是最拔尖的,所以看一個學校最拔尖學生的錄取情況,這沒什么參考意義。
比如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是上海部分國際高中歷年藤校錄取情況(統計時間截止至2019年3月,數據略有出入,以各學校官網為準)。這只能說這些牛校真的很牛,出了很多大牛學生,但這只能作為我們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一個參考指標,畢竟我們大多數孩子其實是那并不突出,略有成績的70%。
藤校錄取情況(點擊圖片可放大)
為什么很多學生家長想去世外、星河灣、WLSA、平和這些國際學校,相信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的升學率,來看看世外2018屆的錄取情況:“幾乎全部學生能錄取美國排名前60或者同等水平的大學,近一半以上的學生錄取了綜合排名前30或同等水平的頂尖大學”
上海老牌的IB學校位育,“30%想要去美國的學生進了美國前30的學校,95%的學生進入到了美國前50的學校”。
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我孩子進了世外,那么他幾乎就等同于拿到了TOP60學校的offer,努力一把爭取排在年級中游以上,TOP30的名校幾乎穩了。
最后一個問題,如果兩個學校在生源和錄取結果都差不多,又該如何選擇呢?我建議看學校的軟實力:學校管理團隊背景、教學管理模式、學費性價比、外教師資比例、校園環境。
比如說很典型的代表,星河灣雙語學校,是一所14年剛成立的新學校之一,但是它的教學管理團隊非常強,現在已經是上海最頂尖的國際學校之一,升學情況也非常好。它的管理模式,學費性價比,校園環境等,各方面都是很優秀的。
擇校第四步:搞定入學考試
考試時間
▲ 考試安排:上海的國際高中每年一般有三批入學考
1)第一批(當年11~12月),開放60%錄取名額
2)第二批(次年3~4月),開放30%錄取名額
3)第三批(次年6~8月),開放10%錄取名額()
第一批考試主要考察英文,也考察數學邏輯(大部分學校采用中文卷,極少一部分學校采用英文卷或中英文卷可選,如領科);第二批考試則要附加考察物理和化學。所以第一批考試科目較少,減少了不少準備量和難度。
▲ 考試次數:部分學校僅有一次參考機會
不同學校給學生的機會次數不同。世外、平和學生一年只有一次考試機會;領科、光華劍橋、華東康橋和常青藤這類學校可多次報考,一次通過即可被錄取。
▲ 考試時間:2-3小時不等,大部分一天內考完
各個國際學校一般集中在2-4份申請入學,少數持續到8月底秋季新學期開學之前。一般要至少提前3—4個月開始準備入學申請以及考試,最好提前半年以上。
>>>上海國際學校開放日情況可查看“上海國際學校2019年招生說明會及校園開放日時間”
考試內容
▲ 英語
難度:托福雅思基礎難度
筆試題型:閱讀、寫作、文法、聽力、聽寫
▲ 數學/科學
難度:一模左右的難度,部分內容中考考綱不涉及
試卷類型:中文卷、英文卷、中英合卷
▲ 英文面試
形式:問答、無領導小組討論、根據圖/表/時事文章即興演講、小組合作完成活動等。
問答部分:目的是挖掘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狀態、思考深度等。
國際學校的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每個學校的考試內容和項目不盡相同,要求也千差萬別,一些公辦學校國際班一般要求本地戶籍,并且中考分數達到較高的標準,而民辦的國際學校多沒有戶籍限制。
筆試科目筆考數學和英語,部分學校會新增額外科目,比如現在很多學校會考核物理、化學等科學科目,主要考量學生的學科水平是否能夠銜接國際課程學習的需求。
如何備考
第一,還是要反復強調,能力與應試并重,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你如果真的想走國際教育的路線,不要輕易“走后門”,這和和體制內去市重點借讀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如果你能力達不到,全英文的語言環境下就真的是聽天書。所以大家不要忽略能力的提升。
第二,備考科目,其中寫作、閱讀一定有。閱讀會考查孩子基本的閱讀能力和詞匯量,寫作則考察知識和觀點,不單純考語法。大部分學校沒有聽力,數學絕大部分學校不超綱。
第三,面試的原則。可能我們很在乎正確性交流,但其實老外更注重的是順暢性交流,其實沒有對與錯,順暢的交流反而更重要,這是很多優等學生的弊端,但發現往往沒有完美的答案,比如你如何看待誠實,喜不喜歡數學之類問題。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