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9-12-10 16:44:19
1997年3月北京中加學校成為北京市第一所中外合作全住讀式,實施普通高中及高中后加拿大高等專科學段教育的新型雙語教學 的學校。合作辦學的雙方是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和加拿大加皇國際教育集團。學校最新的招生計劃已經啟動,下面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學校的整體的招生情況,供家長們參考選擇。
辦學宗旨
學校以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根本宗旨,堅決貫徹北京中加學校建校12年慶典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塑造具有世界性、國際化、能力強、適應廿一世紀人才素質結構總體要求的一代新人。
北京市模范校長全國高級中學委員會理事長、北京市模范校長、原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書記
王本中
校長出任北京中加學校校長,并任學校法人代表。由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選派資深教育專家出任副校長,共同參與制定課程和管理。本校的各種設備、教學條件、管理等均符合中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高質量指標。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學生人數
北京中加學校分為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分為(AP班、實驗班、普通班)。學校設有30個高中教學班1000余人;高中后教學班8個班280余人,中外教職員工為300余人。
學校歷史
中外合作辦學
的理念還有些過于超前。當彭建華在將他的“結合中西方的辦學理念,創造出一種新的高中模式”講給人聽時,沒幾個人能夠接受他的理念,人們更看重中國的高考。彭建華沒有放棄,繼續為實現他的理念而不懈努力著。他相信,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遲早會提出教育體制的改革要求。
1997年3月在中加兩國政府的推動下,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與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和加拿大加皇國際投資集團經過反復協商、多方籌備,北京中加學校落戶
1997年9月北京中加學校第一批學生入學了,共招收國內外學生230名。從此,彭建華從此開始了他快樂教育、中西結合的辦學故事。他開始把時間、精力、才智全部投入到教育中。“對我而言,教育意味著責任,也意味著艱辛。”他說,“我喜歡與青年人一起,更高興能看到他們成功。”
師資力量
中加學校的教師由
中國教師
和外籍教師兩部分組成。中方任課教師由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選派與從全國招聘的優秀教師組成,其中包括特級教師、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等多名有影響的知名教師,整體水平不低于重點學校。外籍副校長和外籍教師由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選派。外籍副校長負責學生的加拿大學籍管理、加拿大課程的管理和學生畢業證書的簽發。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理事長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亞太區名譽理事彭建華博士擔任。
辦學優勢
1.加拿大學分制管理
北京中加學校實施引進加拿大學分制管理,加拿大課程全部由加籍持有教師證的老師任教。學校采取科學的管理和學分制的的教學方式,采用適合21世紀人才的教育M.E.T.A.(Media知識廣+Education學科專+Technology科技強+Arts素質高)的綜合方法。
2.雙學歷證書
畢業考核合格后可同時獲得兩國頒發的學歷證書。取得雙學歷證書的學生,可在中國報考大學,同時也取得在北美及英語國家攻讀大學的學歷資格。
學校設施配備齊全
校內建有藏書豐富與寬頻光纖網絡化的圖書館,寬頻光纖網絡化的各教學大樓,實驗樓,計算機國際信息網絡中心大樓等,電腦語音教室等,學校全校從教學區至生活區各處已全面使用寬頻光纖網進行教學與生活并已達到國際最先進的水平。
辦學規模
北京中加學校為適應北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發展職業教育事業的需要,融普通高中與高水平職業教育為一校,兩種各自獨立的教育體系在同一學校內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為教師和學生展示自己的教學和學習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北京中加學校將成為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的實驗基地、中外合作辦學的窗口、社區文化教育中心、高水平素質教育的育人沃土。
北京中加學校的普通高中學生具有中加兩國學藉,引進加拿大學分制管理,加拿大課程全部由加籍持有教師證的老師任教。學校采取科學的管理和學分制的的教學方式,采用適合21世紀人才的教育M.E.T.A.(Media知識廣+Education學科專+Technology科技強+Arts素質高)的綜合方法。畢業考核合格后可同時獲得兩國頒發的學歷證書。取得雙學歷證書的學生,可在中國報考大學,同時也取得在北美及英語國家攻讀大學的學歷資格。
加拿大高等專科(BTM、IHM)學段教育學制為兩年,第一學年在中國學習;第二學年可申請在加拿大學習。修滿全部學分后,可獲加拿大高等專科證書。專科教育各學段修完后,既可擇業,也可以將已取得的大學學分轉入各大學繼續修讀至取得本科學士學位。加拿大工商管理BBA班及加拿大電腦科學BSC班與資訊網絡CIS班. 第一、第二年可在中國學習, 第三、四年在加拿大學習畢業后取得加拿大本科學士學位. 并可繼續在加拿大攻讀碩士學位. 這就為他們在國內、國外繼續深造,服務社會及終身教育提供了多樣化和多向性的選擇,為教育充分適應青少年的個性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開辟了新天地。
課程設置
必修課程
1.語言與文學:中方英語、加方英語 (英文小說研究、英語知識寶庫、英語新聞學等)語 文 (語言基礎、中外名著、中國傳統文化等)
2.數學 :雙語數學 大學微積分課程 國際數學競賽課程
3.技術課程:信息技術(動漫制作等)通用技術(簡易機器人制作、汽車知識與駕駛、無土栽培)
4.人文與社會 :思想政治 歷史 雙語地理(職業選擇與指導、現代科技、化學與生活、生命科學與人體健康、雙語物理、 雙語化學、雙語生物)
5.藝術 :音 體 美 (藝術特長)
6.體育與健康 :體育 心理健康 體育舞蹈 民俗體育
7.研究性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 社會實踐 勞動技術
國際課程
1.加拿大課程 :文學 信息技術 社會學 環境科學 加拿大法律
2.AP課程 :AP化學 AP物理B AP物理C 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美國歷史 世界語 AP計算機 微積分AB 微積分BC 統計學 AP英語
3.IB課程 :語言A1與世界文學 語言B 數學 個人與社會學 實驗科學 藝術與選修
4.SAT課程:SAT英語 SAT數學 SAT物理 SAT化學 SAT生物
5.雅思課程:雅思語法 雅思聽力 雅思閱讀 雅思寫作
6.托福課程:托福閱讀 托福聽力 托福口語 托福寫作
選修課程
根據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適應學生不同潛能和發展的需要,在必修的基礎上,按新課程標準分類別、分層次設置多種選修模塊。
學科、競賽輔導類 、藝術與體育類 、實踐活動類 、計算機應用類 、戲劇、音樂欣賞類 、西方文化簡介類、 基礎強化類、 法制教育類 、心理健康類 、研究性學習。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